《全景银行的场景服务创新》
浦发银行科技部技术研究院院长 顾蔚

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滨湖科学城管委会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中国科大国金院)、神州信息共同主办,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支持的“科技自强、数据融通、场景创新——前沿金融科技研讨会”上,浦发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技术研究院院长顾蔚女士带来《全景银行的场景服务创新》的分享。

浦发银行科技部技术研究院院长 顾蔚

顾蔚现场演进摘录。

浦发银行于2017年完成全行新一代信息系统的建设,基于未来的发展趋势,逐步提出3.0、4.0,并在2018年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叫数字生态银行,把银行的数字化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并且向银行金融服务的外延生态化方向发展。2020年,我们发布了开放银行2.0,把它称为“全景银行”战略目标,我们认为这是未来数字化发展的方向。

外部数字经济环境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驱动,一是产业数字化和平台化趋势势不可当。二是从银行客户结构和需求来说,我们必须要走出这一步,金融服务下沉是国家和监管部门对银行提出来的要求,需要我们从服务和内涵上做出升级。三是监管体系逐步完善,从监管层面,我们也感受到开放银行、开放金融的推动力。四是大数据、云、人工智能、物联网这些新的技术,也让银行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有新的手段和新的模式,去更好地服务客户。就像郭总前面致辞时候讲到的,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银行加速数字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数字化后,就要把我们的金融服务像“血脉”一样融入实体经济机体中,渗透到每一个细胞,甚至是那些微细胞。

“全景银行”的建设目标,要求我们跳出银行视角,站在客户角度去看银行的服务、银行的系统架构和银行的能力应该在哪里。

首先,全景银行应该是面向全客户的,包括C端、B端和G端。就像人们在餐饮、母婴、亲子、文化、旅游、医疗、教育……这些场景中所需要的非金融服务一样,都是从客户的视角提出来的诉求,我们通过开放银行的模式,把银行的一些能力,和生态合作伙伴能力组装起来,提供给客户。

客户的服务是全旅程、全生命周期的,所以我们的金融服务未来也是要贯穿到用户的全生命周期,来提供完整的场景、价值链。举个例子,就像汽车生活,包括客户在购置汽车、购车后的保险以及用车时的充电、加油、维修保养甚至二手置换,整个用车的旅程中蕴含着大量的金融服务产品和诉求,我们在给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客户旅程的思路去延展,把我们的服务更好地打包起来提供给他。

同时在服务过程中,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升级和发展,给到客户的不仅是客户结算、抵押贷款、消费金融服务,还可以把我们的科技服务、非金融服务打包,给客户提供全服务。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底层就需要有坚实的数字化平台基础做支撑,重中之重是智能化数字中枢,能够基于这些场景中客户的互动和服务反馈诉求,通过这些数据,去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匹配供需双方,把这些场景前、中、后链接起来,并且实时感知和反馈。“全景银行”重点体现在四个全,即全用户、全时域、全服务、全智联。

推进“全景银行”建设,也是推动浦发自身的业务变革,通过这样的数字化目标,使我们实现业务上的四个转变:

1、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大家谈客户为中心谈了很多年,随着开放银行和金融科技的技术发展,这个正在成为可能,并且在银行发展第二曲线中有更大空间机会。

2、从“坐商”变成“行商”,主动嵌入到客户场景中,构建新的金融和非金融生态,更好地服务客户。

3、把单点的金融服务转变为端到端的打包服务,甚至是和我们的客户去共创新的商业模式,共创价值。以前的银行提供的主要是存款、贷款,客户有存款或者贷款需求才找银行,其实现在银行提供的还包括整体集团内的产、供、销供应链的配套服务、资金配置和其它的增值服务。

4、从经验驱动型转向数据驱动型,利用数据+算法+算力,来实现更高质量、高集约化的内部运营和配置,更好地服务市场和实体经济。

要做到这四个转变并非易事, 2018年我们提出做数字生态银行,内部实现高速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我们未来更关注三个着力点:一是打造技术平台,夯实数字化基石,让我们底层的云、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能够匹配未来银行数字化和市场产业数字化的发展需求,并且为以后互联网上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做好准备,比如智能协同、生态网络安全和社媒运营能力,我们相信未来客户下沉过程中,这些能力都是银行所必须的能力。二是实现数据贯通,推进全智联营销。银行的系统很多,但是历史遗留下的数据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更强调怎么打破这些竖井,实现全链路数据的贯通,实现业务数字化和数字业务化,用一个数字平面来构建数据驱动架构,更好地让数字驱动智能决策,更好地服务一线的营销人员。他们有了数字,就知道客户在哪里、客户需要什么、该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是他们的武器。三是聚合生态资源,为用户提供全时域服务,在生态拓展中,融入零售、生产、生活场景中,可以通过API连接利器,加强关键节点头部企业合作,尤其是现在产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如何融入产业互联网,是我们在生态拓展中为客户提供全时域服务必须要实现的关键点。

上面是“全景银行”思路和战略重点的介绍。

下面分享一下我们实践过程中的思考,首先推进“全景银行”建设的第一步,是推出API BANK银行,搞技术的都知道API是应用程序接口的概念,我们推出API开放银行的时候,强调用这样一种模式融入到实体经济和生产生活场景中。比如把生产服务嵌入API中,当需要服务或者贷款的时候,可以在平台系统中自主完成工作,不需要再跳转到银行系统或者平台上。或者把银行服务嵌入到物流、货运平台,能够快速体现货主、运输方和承运人的结算和资金兑付。在这样的理念推动下,我们也加快和生态合作方的对接,到现在推动千家万户工程,已经合作的高质量合作伙伴有1.2万家,包括单一口岸、市场监督局、知名互联网平台公司和生活服务型科技公司。我们在API服务推出过程中,也把银行常用的监管、资金结算服务等进行了梳理,现在推出的API服务有1177多个,日交易峰值220多万,通过这样的模式,快速嵌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服务场景中,也融入到企业的供应链中,另外也为C端客户提供了无界理财、贷款、外汇兑换、网点服务等,让他们获得极致的服务体验。

在具体场景里,这里有几个案例:

ToC端的购房和二手房租赁平台。我们有一个APP,为客户提供购房资讯查询,一直到购房贷款、购房后的装修和租赁各方面的服务,把原来银行关注的服务节点,从当中的产品购买和客户引入点向前延展,从客户搜索房产信息开始,就为他提供服务,把服务触点前置,就不是坐在银行网点等候客户上门了。这里应用了新的技术,包括抵押看房和分析,在旅程中,我们把客户需要申请贷款或者融资的服务,通过线上的方式,直接交到作业中心处理,避免客户在网点柜台长时间等候,同时我们也把购车、购家电的产品融入其中,提供打包服务。

ToB,面向代发企业的薪资全栈数字化服务。结合客户的诉求,推出“靠谱薪”代发服务平台,提供算薪计税、人事服务、差旅管理、财务报销、便捷办公服务等。

金融+科技,贯通产业互联网生态。我们通过建平台、金融科技输出和联合运营模式,把开放金融服务和技术平台更深度的融入到产业数字化进程中,推动产业链、创业链和资金链三链协同发展。从去年开始,我们一直在推产业数字金融,和链主企业共同协同推进数字化金融服务。在广东箱包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我们实现科技服务输出,提供金融支付结算、融资、对账清分等服务。同时也和创新实验室科技公司一同推动浦慧云仓平台建设,打造具有质押融资能力的智能仓储管理平台,赋能仓储企业数字化,帮助仓储客户获得金融服务,并进而发展成智能仓储撮合平台,做仓储界的Airbnb。在仓储方面,银行原来有很大的顾虑,是不是可以用数字化的手段提升仓库的能力,对货品的进出和存储、交易过程有相应的跟踪和监控,使得我们的质押融资业务能够融入到产业链非常关键的环节里。围绕这个初衷,我们打造了云上的仓储平台,希望能够把它作为仓储界的撮合平台,今年三季度在上海相关仓库已经投产。还有浦慧到家,打造对接B端和C端的消费服务平台。为制造或消费服务型企业提供线上电商平台,对接广泛的个人客户,并提供会员体系、智能营销、集中采购等服务。这个平台运营一年多,已有1730多个客户,金额突破2个多亿。这是金融+科技贯通产业互联网生态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这样的场景的贯通和连接,我们希望能打造成一个更有价值的产业互联网,实现四流合一,来促进生态各方协同、高效发展。

银行不断进行金融场景创新,企事业对银行内部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有更强的科技能力、更多的互联网思维和更高效敏捷的运营服务能力,去应对这样的新业务模式。所以,我们发布“全景银行”蓝皮书的时候提到,在业务方面,要有全场景布局的能力和生态资源整合的能力以及平台运营能力,这三个能力非常关键。在技术侧,我们要强化数据驱动的能力和架构设计能力以及安全治理能力。要落实这三个能力,我们要努力打造三个圈:

一是金融科技人才圈,布局多中心吸纳人才,打造人才梯队,我们银行在上海、合肥、西安、武汉、成都建了五个研发中心,合肥是我们第二个建立的研发中心,也是最大的一个。另外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都贴合互联网和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建设了创新实验室,今年初也在新加坡部署了第一个海外创新中心,现在全行金融科技的人才达到5800多个,我们认为金融科技创新是我们第一发展动力。

二是金融科技生态,构建多层级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企业,与头部创新企业联合创新,与高校联合攻关,推动技术应用领域的创新和能力提升。在这个过程当中,独木不成林,还是要靠大家共同的资源,共同探索和研究。在创新过程中,我们也和一些科技公司,建立了创新社区平台,吸引了165家科创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大赛或者是其它多种形式,来引入并落地创新方案45项,也投资了金融科技公司,这也是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探索。

三是加强业务与科技融合,我们建立零售、公司、金市、运营等融合团队4个,包括总分行融合,同时推动金融科技的科技人员,培养“平民数据科学家”,融入业务一线,为我们敏捷响应市场需求提供新的能力。

我们在整个金融场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把业务和科技深度融合,对科技部门来说,融入一线,深入到一线的分支行,也是一个新的要求和挑战。期待在走向API BANK4.0、5.0以及更远的路上,我们能够在数字化领域跟大家有更多的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