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神州信息新闻 >  凤凰财经丨神州信息潘志江: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体现在两个方向

凤凰财经丨神州信息潘志江: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体现在两个方向

  • 发布时间:2019-06-10
  • 来源:
  •   
  • 打印

凤凰网财经讯丨北京时间6月3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球支付市场快速发展,非现金支付继续增长,各类非现金支付创新工具在各国深度推进;总体来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利用创新提高本国支付清算体系运行效率、维护支付清算安全,对待金融科技也基本持鼓励态度。

可以看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重塑着金融行业的生态格局。那么,近年来业界反复强调的“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的真正内涵是什么?金融科技在创新的同时又注意哪些潜在的风险?未来金融科技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监管?

《报告》发布期间,凤凰网财经独家专访了神州信息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总经理潘志江,针对这些问题,他也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神州信息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总经理 潘志江

金融科技如何赋能金融机构?
潘志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主导下的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其技术的创新利用极大拓展了金融服务边界、补充了传统金融的短板;在这一背景下,“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一词也屡见报端,成为业内人士争相讨论的焦点。

对此,潘志江向凤凰网财经表示,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提高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实践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这几年在业界炒得比较厉害,看似是一个新概念,但在圈内人看来,银行在各行业中一直都是运用科技的排头兵、领头部队。”

他补充道,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一是技术本身带来的变化,二是商业模式所带来的变化。技术带来变化的例子,比如通过人脸识别、指纹、声纹来验身等提高客户体验的技术,比如说用AI做智能客服大大减少客服人员,又比如通过大数据来做风控然后覆盖到以前不敢放款的客户,这些就是从‘能力端’给金融赋能的。”在他看来,金融机构还是继续从事原来的金融业务,业态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能力却有所提高。

“银行本来可能只服务于本地几十万客户,但依靠金融科技就可以服务全国上千万的客户。”潘志江举例称,“比如新网银行,它作为一家民营银行,一年内可以发展出一千万客户,没有金融科技其实是做不到的,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它的‘能力端’大大提高了。”潘志江认为,近几年“金融科技”频频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和谈资,其实都是从商业模式演变的角度进行探讨。

“‘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从技术上提高了银行的能力。”潘志江向凤凰网财经表示,“金融科技带来的变化更重要的体现在金融生态上,而金融生态出现变化主要还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潘志江认为,近年来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变成全球移动互联网应用最为发达的国家;相比社交、电商购物等高频需求,人们对传统银行的金融需求是低频需求。“从事这一类(社交、购物)生态的企业,都是先有流量,然后从流量发展出生意,有生意就会有资金流转,有了支付就会再衍生出贷款,无论是个人的分期贷款还是企业的小微贷款。”潘志江告诉凤凰网财经,“这就意味着在银行之外无意间又出现了另一种业态,它们也可以做金融业务;而传统银行也需要利用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场景,需要它们的流量加持。”

潘志江表示,从外界的角度看似乎是社交电商类公司在赋能银行;但从银行的角度看,银行做生意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原来银行柜台才是从事银行业务的地方,但现在银行需要把自己的业务、数据和产品放到外面的场景、延伸到各个有流量的领域,这就是现在业界讨论的另一个很火的概念-“开放银行”。”潘志江告诉记者。

潘志江认为,总的来说“科技赋能金融”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解读:一、技术本身的进步给金融带来的效率提升和体验进步;二、头部互联网公司给银行带来的流量和场景;三、银行也应主动借助移动互联网的趋势,把自己的业务放入金融科技的生态圈里。

监管的边界在哪里?
潘志江:金融监管和科技监管是两回事

近年来,金融科技行业环境的变化已经触发了我国经济的调整与变革;随着监管规则的日益完善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风险专项整治的深入推进,外界对金融科技行业的人士也在逐渐回归理性。但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的融合发展也导致了金融边界的模糊和科技对金融的渗透;在这一背景下,未来金融科技如何监管?监管的边界是什么?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所谓‘监管不到位’并非对科技监管的不到位,而是对金融监管不到位。”潘志江向凤凰网财经表示,“以P2P平台为例,本来只是提供资金撮合服务,由若干投资人放款给定向的客户;如果金融监管不到位,它可能就会超出当初所定义的这一商业模式,变成了一堆人投资,P2P平台成为资金池,再放款给另一堆客户,这样就变成了一家银行了,这就相当于一个没有金融牌照的企业在做金融业务。”

潘志江指出,金融本身是需要严格监管的,因为金融有很多必须遵守的规则。“金融圈以外的公司如果不遵守监管规定从事金融业务,这时与其说他‘颠覆了传统的金融’,倒不如说是‘不守规则的颠覆了守规则的’,其实反倒变成一种不公平。”

谈及金融科技监管的“边界”,潘志江认为“金融的就是金融的,科技的就是科技的”;他指出,相较于金融监管,科技监管其实是另一个领域,“哪些科技可以信任?目前科技的边界在哪里?是否存在隐藏风险?在科技监管层面,这些问题的答案会更加清晰。”潘志江表示,外界担心的领域很多都是无牌照的领域,对P2P及其他衍生的贷款平台来说,只要将它们放入一套规则里进行监管,就会杜绝很多乱象。

潘志江还指出,现在很多公司被称作“金融科技公司”其实不见得准确,“很多公司主要的业态并不是科技。”潘志江说道,“一些商业公司善于用科技打造新的体验和业态,所以就披上了一层科技的外衣。这就好比大家认为苹果是科技公司,但巴菲特却说它是具有高科技属性的消费型企业而已。”

神州信息优势何在?
潘志江:积极拓展B端服务赛道

当前,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资源布局的关键领域。随着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落地和应用,金融创新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数字化转型似乎也变成了亟待落实的问题,谁能够把握吸收金融科技的先机,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那么,作为首屈一指的商业银行技术和创新产品的提供商,神州信息和国内其他科技公司相比又具备了哪些独特的优势?

谈及这个问题时,潘志江表示,神州信息本身是一个偏传统的科技公司,在服务金融行业方面拥有超过三十年的经验,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遍布全国,“我相信我们是最了解中国金融业的科技公司之一,”潘志江告诉凤凰网财经,“很多互金巨头都会有类似的感觉,B端服务是很重的商业模式,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而这恰恰是我们的优势。”

他指出,神州信息有众多面向银行的解决方案,拥有把最新的金融科技发展落地的能力;“我们和最先进的银行交流并互相启发,跟踪最新的商业模式和金融科技发展,并将其融入我们的解决方案,向更多有需要的银行传播。”

潘志江举例称,神州信息在继续向银行业提供传统的核心系统和ESB等优势产品外也进行了横向扩展,搭建了适应互联网业务冲击的分布式平台,响应业务需求更敏捷的企业级微服务平台,帮助银行把金融服务嵌入衣食住行生态圈的开放银行解决方案等。“这些面向互联网世界的企业级应用已经成为银行业运用金融科技提升业务效能的重要选择。”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