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神州信息新闻 >  场景金融 | 神州信息助力天津市、惠州市打造“三资”监管平台

场景金融 | 神州信息助力天津市、惠州市打造“三资”监管平台

  • 发布时间:2022-09-02
  • 来源:
  •   
  • 打印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集体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群众一直关注的重点焦点。村级小额工程项目和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是腐败行为的高发地,一言堂、卖人情等行为时有发生;村集体有多少钱、怎么用,群众不清楚。强化对村(社区)“三资”的统一规范管理及动态监督,提高村级权力“能见度”和监管效率至关重要。

神州信息积极探索服务“三资”的有效路径,打造集“公开、服务、监督”功能于一体的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强化财务管理,规范集体资产处置过程,将资产资源、合同、财务三者关联,形成业务闭环,防止集体资产流失。银农直连平台作为延伸,强化村集体资金使用、审批、支付监管,防止小金库、微腐败等现象,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同时,与产交系统、宅基地系统打通,对县镇村各级三资业务处理问题进行穿透式监督监管。与纪委监督部门共享监督管理权限,有力堵塞了管理漏洞、有效激活了资源要素。

目前神州信息为全国各地区提供“三资”服务,在多地区均有案例落地。以天津、惠州为例,天津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惠州市农村三资平台,让“三资”管理在阳光下运行,以精准监督赋能集体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天津

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农村集体资产监管

▍项目背景

近年来,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坚持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建成应用了天津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津农经云”)。市农业农村委在市、区、镇、村四级广泛应用天津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农村产权交易打通,串联起会计核算、资产管理、产权交易、资金结算四个环节,有力堵塞了管理漏洞、有效激活了资源要素。

▍项目成效

围绕一条主线,实现集体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利用天津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天津市以西青区为试点先导,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串联起“算、管、易、结”四个环节,实现了从会计核算入账、赋予编码动态管理、进入市场公开交易、交易完成结算资金,最后回到会计核算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会计核算环节:全面推行“村账镇管”。天津在全市统一规范这项工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资源资产发包、设备购置、工程建设所发生的资金收支,经镇村两级四层联审,交由“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完成核算。362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实现代理记账,具备条件的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聘请专业的会计事务所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务。

资产管理环节,全面推行“电子台账”。依托天津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年度资产清查底数,在系统中记录并生成资产资源卡片,对应唯一编码,作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识别标识,嵌入财务核算和资产管理、产权交易、资金结算业务全流程。

交易处置环节,全面推行“应进必进”。全市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流转、交易、处置,均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公开进行。带有唯一编码的资源资产进入交易系统,完成信息发布、竞拍竞价、合同签订,交易信息实时回传管理系统。

结算支付环节,全面推行“银农直连”。将商业银行结算支付终端嵌入天津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产权交易成交后,受让方通过银行系统直接付款到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实现“干部不沾钱、会计不经钞”的非现金结算。

突出两个重点,持续管好、用活集体资产

做好“全、细、严”,持续强化管理。天津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汇集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成员、成员股权和资产资源的数据信息,全面做到实时更新。资产资源发包处置、成员增减变化、股权交易变更等事项,通过系统实现具体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涉及资产经营管理、群众切身利益的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大事项,均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程序,让每一个细节、每一项流程都经得起时间和人民考验。

念好“活字经”,持续激活要素。天津市充分发挥资产存量大、集体实力强、经营管理好的优势,聚力盘活资源、唤醒资产、用活资金。围绕乡村振兴示范村梳理资源情况,深入挖掘集体资源要素,形成集体资产推介手册。探索开展闲置资产摸排,梳理闲置房屋、设备等经营性资产,通过在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直接挂牌、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产业项目等方式尽快形成集体收益。启用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提升包装,形成乡村振兴项目招商手册,组织举办招商推介会,与中交建、中化集团等国企、央企、大型民企等优质社会资本对接。

惠州

提升“三资”管理水平 建设廉洁新农村

▍项目背景

广东惠州属珠三角经济区,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等2区3县,并设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农业人口约140 万人。惠州惠城区为落实广东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原有农村财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设农村"三资”监管服务平台,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改善农村三资监管手段。

惠州市经过反复调研论证,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服务,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防止农村集体“三资”流失,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项目成效

深化农村“三资”改革,一张网管理

深化农村“三资”管理改革,一张网管理。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市纪检监察、组织、自然资源、财政、民政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政策文件。

按照"统一财务制度,统一账簿设置,统一审核登记,统一财务公开,统一建档管理"的原则实现村账托管;通过“台账式”管理对农村资产、资源进行清查登记,通过“合同管理”实现对资源的动态监管;村账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管理:利用合同、收入单及电子票据的管理实现对收入的事前控制;引入收支预算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支出的事前控制;通过支出单管理的审批流,实现了支出的事中控制;引用村务卡支付减少了现金开支,有效地克服现金支付结算方式信息不透明所导致的种种弊端;通过惠农一卡通实现分红及各种农户补贴等的发放管理,更直接、更严密掌握财政惠农补贴执行的实时情况。改变传统的监管模式,通过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对收入支出等业务的全方位实时监管。

建立“三资+宅基地”数据库,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

为实现惠州市农村“三资”监管的规范化、信息化、常态化,惠州市按照“先有后优、整合融合、注重实效”的原则,投入资金开发“三资+宅基地”系统,全力打通农村“三资与宅基地”监管整治“最后一公里”。借助“三资+宅基地”系统,镇级纪委部门、“三资”监管中心、村级纪检委员可实现在线即时跟踪村集体“宅基地”增减变化、建房审核进程、宅基地建设动向等情况,全方位摸清“三资”、宅基地现状,让管理部门心中有底数、群众心中有明白账,并逐步理顺、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打造档案“数据库”。形成村级资产资源和宅基地工程项目信息档案,实现村级资产资源处置和工程项目建设事前、事中、事后资料数据化、电子化,随时提供查询,帮助村级组织建立群众威信,就地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全链条闭环管理

方案以创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机制为中心,建立一个“三资”管理信息化平台和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对集体资产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交易、统一监督。进一步规范涉农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及交易行为,确保资产交易过程公平、公开、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治组织财务记账、资产管理、产权交易、合同登记统一在平台上进行,既减轻了基层负担又实现了资产保值增值,2021年产权交易平均溢价率达21.11%。

消除监管盲点,数据监管纵横贯通

通过网络信息互联建立县区、乡镇、行政村“三资”监管体系;通过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通过农村三资管理信息化实现“理财民主化、管理规范化、决策公开化、监督制度化”,有效地消除村级“三资”监管的盲点,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市、县、镇、村、组五级通用,纪检监察、组织、农业农村、财政、民政等多部门共享,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产权交易、合同管理、清产核资、农经统计相通,资金、资产、资源、合同间数据信息自动传递,资金收付、资产管理、产权交易、合同履行全程无缝衔接的惠州市“三资”管理平台,实现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产权交易规范化、电子化、阳光化,监督智能化。

联系方式

010-62693574

联系我们